十四運會開幕以來,香港、澳門特別行政區體育代表團成員連日走訪多個全運會場館,行程表安排得滿滿當當。
4年后的十五運會,將由廣東、香港、澳門承辦。“下一屆全運會來到大灣區,是很大的‘禮物’。這也是香港體育事業在祖國支持下取得發展的明證。這一次來陜西好好取經,希望把下一屆全運會辦得更好。”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代團長鄭景亮說。
談起將在家門口舉辦的體育盛會,澳門體育記者協會理事長方念湘同樣難掩心中興奮,十四運會的賽事組織、后勤保障、疫情防控等工作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“在微信小程序上就可以完成健康打卡、查看賽程和各種數據,這讓我們傳媒人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。”十四運會期間,他還在西安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,吃了一碗長壽面。
場上競爭優勝,場下傳遞友誼。在香港、澳門選手眼中,與更多高水平運動員切磋交流,是提升競技實力的重要途徑。“全運會水平很高,選手實力普遍很強,希望未來能繼續多些交流。”摘得空手道男子個人型項目銅牌的香港選手劉知名說。4年之后,他希望作為東道主選手繼續踏上賽場,“想給獎牌換個顏色”。
鄭景亮則說:“我經常鼓勵香港年輕運動員多到其他省份看一看,多去實地看看國家其他地方的發展,會切實感受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。”
據了解,港、澳與其他省份的體育交流由來已久,此前也在聯合辦賽上做過嘗試。2008年北京奧運會,馬術項目比賽便在香港進行。2001年九運會上,承辦方廣東也曾將散打部分比賽放在香港舉辦,將武術套路部分比賽放在澳門舉辦。
作為全國水平最高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大賽,全運會對舉辦城市的影響已經超越體育層面。“大灣區承辦全運會不光是體育人高興,廣大市民和商界都很雀躍。全運會就是催化劑,能帶動經濟、文化、旅游等產業發展,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。”方念湘說。
原標題:體育搭橋 共創未來 本報記者 李 洋 原韜雄 人民網記者 郝 帥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1年09月26日 第 05 版)
文章來源: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/html/2021-09/26/nw.D110000renmrb_20210926_3-05.htm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歡迎關注(中公教育時事政治頻道)
掃碼系統刷題,參加每周??即筚?/p>
下載安裝后,點擊“刷題”按鈕即可暢享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03-29
03-25
03-16
03-15
03-14
03-14
05-17
05-17
05-16
05-16
05-13
05-13
05-13
05-13
05-12
05-12
05-11
05-11
05-10
05-10
05-09
05-09
05-07
05-07